黑河邱祥林:60载用上万张老照片记录“冰球情”

14岁入选冰球专业队退役后成为摄影记者
黑河邱祥林:60载用上万张老照片记录“冰球情”
优德vip网
邱祥林

1964年,邱祥林与朝鲜运动员友谊赛后的留影

1958年,在黑河举办了“中苏冰球友谊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省冬天随处可见冰球运动

1985年,在哈尔滨举办的“中苏冰球友谊赛”

2018年,在黑河举办的“中俄冰球友谊赛”

优德vip记者王晓晨

日前,在2019年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中国冰球发展高峰论坛——中芬冰球论坛”上,黑河日报原高级记者邱祥林老人被中国冰球协会授予“中国冰球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年轻时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冰球运动员,退役后成为一名体育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他用上万张珍贵的冰球影像,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冰球的发展历程。谈起获奖,他谦虚地表示:“获奖的另外几位都是国家功勋教练员,唯独我是以运动员和摄影师的身份获得这项荣誉。能够获此殊荣,首先要感谢他们在球场上的拼搏,才能让我有机会将这些历史瞬间用影像记录下来。”

60年前水结冰的地方就能看到打冰球的人

1944年,邱祥林出生在北方边陲小城黑河。这个一年有七个月都是结冰期的小城,天然形成了很多冰场,邱祥林很小就学会了滑冰。1951年,7岁的邱祥林穿着旧冰刀站到了滑冰场上,优德vip边长大的孩子对滑冰有着独特天分,他觉得滑冰甚至比穿着鞋走路更自如。凭借在冰上扎实的“基本功”,1958年,邱祥林入选黑河地区冰球专业队,成为主力队员,并与队友一起摘得全省少年组和青年组亚军。1962年,齐齐哈尔市冰球队来黑河选拔人才,邱祥林被选中,此后他与队友一起连续两年夺得全国亚军,冠军队是哈尔滨队。“1963年在我效力于齐齐哈尔市冰球队时期,一次与哈尔滨队打比赛,在冲撞的过程中,对方的一个后卫用球杆击中了我的门牙,牙都被打歪了,我强忍着疼痛用舌头将门牙‘扶正’,一直坚持到比赛最后。”邱祥林介绍说。

回忆起冰球生涯,邱祥林的话匣子打开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冰球运动在我省可以说是最受喜爱和关注的冬季体育项目。那个时候打冰球的人非常多,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冰球队,大型企业也大多有冰球队,冬天随处可见室外冰球场。那个年代我省的冰球水平很高,最厉害的是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两支球队,一有全国比赛,这两队轮坐头把交椅。当时打冰球的人很多,那时候由于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的室内场地,所以,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冬天结冰后就能看到打冰球的人。条件好一些的体育场,一到晚上更是灯火通明,看冰球成了晚上的一种消遣。频繁的冰球赛事成了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那时候,还有国际间的比赛。多个国家到我国进行过访问比赛,我至今还保留着运动员间的合影。”邱祥林说,那时我国的冰球运动如火如荼。

1958年拍下“中苏冰球友谊赛”精彩瞬间2018年记录下“中俄冰球友谊赛”

1965年退役后,21岁的邱祥林被齐齐哈尔日报社招至麾下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后来回到家乡,在黑河日报工作,报社为他配了一部相机,他成为了黑河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

邱祥林说,冰球运动非常激烈,速度快,照片很难拍。其他竞技运动的最佳瞬间,都会相隔较长时间,但冰球运动的最佳瞬间,是连续性的,波浪形出现的,这是冰球运动的特点,也给摄影抓拍增加了难度。因运动速度快,拍摄者要打好提前量,又因为有连续的最佳瞬间出现,拍摄还要有滞后性才能捕捉到精彩画面,同行们都觉得这个时机很难掌控,但做过专业冰球运动员的邱祥林看到前一个动作就知道下一个动作是什么,所以他的冰球摄影作品,张张都能定格精彩。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邱祥林练就了一手“盲拍”和“触摸对焦”的绝活,不需要刻意地看取景框,就能抓拍出一幅幅精彩的照片。对于冰球,他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为了拍摄冰球照片,他总是想尽办法去外地拍摄。邱祥林多次深入一线进行拍摄,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并且将拍摄的底片全部保存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1958年,在黑河举办了“中苏冰球友谊赛”,作为运动员的邱祥林,第一次有机会触动快门照相,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的赛况。2018年,时隔60年,在黑河举办“中俄冰球友谊赛”,他和儿子一起成了见证者。“两国参赛者从各自国家进入到坐落在中俄国境线上的比赛场地,参加精彩空前的冰球比赛。零下28摄氏度酷寒中,凛冽的北风呼呼作响,但却盖不住双方运动员的呐喊和两国观众的助威声。看到他们比赛,我就想起了当年自己在冰上驰骋的样子。当年我是比赛运动员,而现在我是拍摄者之一。”一转眼就是60年,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头,退到二线,儿子邱齐龙成了拍摄的主力,图片被新华社、人民网采用。“时间过得真快呀!”古稀之年的邱祥林无限感慨地说道。

儿子接力摄影

父子俩正在筹划《图说中国冰球70年》

我国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冰球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运动员到新闻记者的角色转换,让邱祥林得以在几十年间,用胶片记录中国冰球的历史。如今,他已收藏、整理了上万张冰球运动老照片,这些照片见证着中国冰球的发展历程。

“以现代的眼光看,当年的拍摄缺乏技巧,但那些都是历史。”邱祥林认为,照片不仅有它的新闻性、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历史的见证,史料的佐证。“历史需要有人来整合,否则就会淹没在时光的长河中被渐渐遗忘。作为冰球人,用影像记录、收藏、整合、编辑中国冰球,我责无旁贷。”前不久,在“中国冰球发展高峰论坛——中芬冰球论坛”上,中国冰球协会与人民网人民体育联合发布了中国冰球历史影像展,邱祥林用照片讲述了中国冰球发展点点滴滴的故事。正是他多年的辛苦付出和细心保存,才让人们有机会欣赏到几十年间中国冰球珍贵的历史瞬间。

邱祥林说,他收藏最早的一张照片是1953年的,当时全国首届冰上运动会就设有冰球项目。退休后,邱祥林依旧坚守在冰球记录者的岗位上。他的儿子,也已做了20多年体育记者,他的孙子也期待着拿起相机,和爷爷、父亲一起记录冰球的发展。“我觉得做什么事,一代人不行、两代人不行,三代人始终坚持,总能做出点儿事情来。”如今,邱祥林和儿子正在筹划《图说中国冰球70年》,期待几年后将一幅幅冰球历史影像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版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